国内某实业公司成立于2004年,注册资本超1亿港币,是一家从事纳米技术研发、生产、销售、服务、教育于一体的直销企业。目前,该公司在中国15个省份设有分公司,主营与纳米技术相关的功能纺织、养颜护肤、营养保健、电子科技、家居生活五大类产品。

由于公司规模较大,财务人员每天要处理大量业务单据。此外,公司还面临财务职能转型的问题,希望将财务人员从重复性的手动操作中解脱出来,提升核心竞争力。因此,该公司迫切需要找到合适的方法以帮助财务部门转型。
财务RPA可针对财务业务内容和流程特点,以自动化代替人工手动操作,辅助财务人员完成大量重复、枯燥、单一的基础业务,实现工作流程中的自动化。
财务RPA的出现,正好满足了该公司的现有需求。2019年,该公司在财务共享中心正式启动财务RPA项目,以处理大集团内所有公司的财务工作。
财务RPA应用业务
财务共享中心财务相关业务
实施财务RPA前
- 财务人员每天要花大量时间手动审批并打印单据;
- 基础的重复性操作对企业财务转型产生很大困扰;
- 业务量大,员工处理起来易疲劳,难免会出现人为失误。
实施财务RPA后
- RPA可代替员工处理业务单据,大幅提高工作效率;
- RPA能够以非入侵的方式进行用户界面操作,解决不同信息系统的数据交互、功能操作问题;
- RPA可7×24小时不间断执行基于规则的各种工作流程,比人工快,可极大降低错误率,减少员工在日常填单和发送邮件上的投入。
财务RPA实施效果
通过财务机器人,作为公司的核心部门,财务共享中心从每月需要2名员工投入130小时处理业务单据,到只需1名员工用5小时进行核对,极大提升了效率,降低了人力和时间成本。
财务RPA不仅优化了该公司的财务流程,提高了业务处理效率和质量,减少财务合规风险;还促进了财务职能的转变,使财务人员从一些基础的重复性手工操作中解脱出来,更多地参与到公司的财务管理、业财融合等更有价值的工作中,从而提升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。
今后,该公司将继续加深财务RPA的应用程度,逐步由前台机器人向后台机器人过渡,实现更大范围的RPA应用。